绿城变天!张亚东辞职,主动还是被动?
2025-03-27 11:00:18 来源:房企观察网
2025年是绿城中国成立三十周年,也是公司“战略2025”收官之年。
天气很诡异的一天,一大早出门,风很大,天气阴沉。
分不清是夏天、春天还是冬天。
绿城中国,也在今天变了天。特地查了一下杭州的天气,也是很诡异的模样。
或许很多人不会想到,那个豪情万丈的绿城掌舵人张亚东会辞职。不过,如果从结果看过程你就会发现,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其实左右着张亚东的命运。
第一个时间节点:7年
不管你信不信七年之痒,它往往都会真实存在,包括夫妻间的情感以及工作上变化等等。
好巧不巧的是,2025年就是张亚东来绿城的第七年。绿城的官网上,董事会主席一栏依旧保留着张亚东的履历。
张亚东于2018年5月加入本公司,于2018年8月1日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,于2019年7月11日获委任为本公司董事会主席。同时,张先生还担任绿城管理(09979.HK)的董事会联席主席及非执行董事。
当然,这些履历也表明张亚东绝非等闲之辈,不仅是做过大连市城建局局长,还做过大连市政府副市长,大连市市委常委等重要职务。
张亚东先生先后毕业于辽宁大学、大连工业大学、厦门大学,拥有博士学位。张先生曾任大连大汽企业集团总经理,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、副主任,辽宁省普兰店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,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,大连市城建局局长,大连市建委主任,大连市政府副市长,大连市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,中国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。在担任大连市政府副市长期间,张先生负责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,分管范围涉及大连市国土资源与房屋、城乡规划建设、城市建设管理等,在城乡建设和房地产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。
第二个时间节点:2025年绿城30年
有种说法是张亚东的辞任是很突然的,这个得同意,毕竟3月24日绿城发停牌公告的时候,没有任何消息传出,谁也没有想到提到的董事辞职会是张亚东本人。
不过,一下子停牌了三个交易日也足以说明事件的重要程度,并且按照最新公告显示,张亚东确切的辞呈时间是3月21日。
公告来看一下,张亚东先生因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(「主席」),并提交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的辞呈。根据辞呈,辞任将於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会议召开前或下一次董事会会议召开前(以较早者为准)生效。因此,在3月26日董事会会议开始前,彼已不再担任执行董事、主席、董事会薪酬委员会(「薪酬委员会」)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(「提名委员会」)成员以及董事会环境、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张亚东的辞职,并没有太多的解释,也就说是正常的人事变动。
如果按照3月21日的时间来看,张亚东辞职那天杭州的天也是晴朗的。
就好比2019年7月11日的下午,那一天绿城同样发生了轰动地产圈的人事变动。
宋卫平因要投入更多时间发展个人业务等原因,已辞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,自7月11日起生效。
而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张亚东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。
绿城进入了张亚东时代,只是没想到不过7年一切都变了。
说点题外话,张亚东掌舵绿城这7年风云变幻,房地产行业发生了巨变。
2018年绿城中国许下了“三年业绩计划”,其中2019年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,2020年达到2500亿元,2021年要达到3000亿元。绿城正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,预计到2025年冲击5000亿元的销售目标”。
彼时的一场业绩发布会上,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丝毫没有掩饰对规模的追求,并提出,在重资产房地产开发板块,绿城中国到2025年底的目标销售额是超过3500亿元,保持15%的增速。“
5000亿也好,3500亿也罢,那个疯狂的时代来看,其实都不是啥问题。然而,如今3500亿绝对是亚历山大。
来看看绿城中国2024年干了多少,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,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409万平方米,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768亿元,同比减少8.07%。
第三个时间节点:年报、战略2025收官年
这里面需要注意一个问题,那就是2025年非常重要。
2025年是绿城中国成立三十周年,也是公司“战略2025”收官之年。
官网上写着: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绿城中国”)(股票代码03900.HK),1995年成立于杭州,是中国领先的优质房产品开发及生活综合服务供应商,以优质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引领行业。
绿城中国坚持“品质为先”的理念,先后引入九龙仓集团、中交集团作为战略性股东,以打造“TOP10中的品质标杆”为核心目标,布局三大板块。
历经30年的发展,绿城中国总资产规模超5300亿元,净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,“绿城”品牌价值1188亿元,并蝉联“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”和“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领先品牌”,多年获评“社会责任感企业”。
2025年是个收官年,如何来完美收官呢?净利润提升一定是个重要因素。然而,从披露的业绩来来看,2024年净利润是下滑的。
公告显示,根据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(「2024年度」)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及本集团现有数据之初步评估,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股东应佔利润同比2023年的人民币31.18亿元下降50%以内,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,及本公司主动加大长库存去化力度,加快库存结构调整,导致2024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所致,剔除该因素,股东应佔利润预期同比有所上涨。
张亚东的辞职表面是“工作安排”,实则可能涉及股东战略调整与管理层分工优化。刘成云的上任或标志着中交集团对绿城的管控深化,未来公司可能在“产城融合”或“轻重并举”战略上加速推进。
刘成云作为中交集团核心高管,其任命可能反映股东方的战略意图:中交集团背景:刘成云长期在中交集团担任要职,包括战略发展部总经理、投资事业部总经理等,2023年起任中交集团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。其丰富的基建与投资经验可能助力绿城在“房地产+基建”领域的协同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1月16日,绿城中国2025年度经营计划工作会议紧锣密鼓地召开。
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、行政总裁郭佳峰,携全体绿城人吹响行动集结号,以“开局就开战、起步就起跑、冲锋就冲刺”的姿态,迈向新征程。
2025年是绿城的而立之年,也是“战略2025”收官之年,更是“战略2030”的谋划之年。
2025年干什么,怎么干?八个关键词:1、战略升级 2、持续三改 3、精益管理 4、做一成一 5、匠筑好房 6、合力协同 7、数字赋能 8、人才活水
在提到“人才活水”则是这样表述的:能者上,庸者下,平者替。
张亚东的突然辞职,或许,已经没有太多迷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