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不垄断“住房供地”?你别傻呵呵真信了


2018-01-18 09:56:20 来源:大伟看楼市

在2017年,包括北京。南京等城市都出现流标现象后,2018年,大部分热点城市继续大量增加土地供应。

没什么新热点话题,还是聊聊土地财政的事。

新闻发的热火朝天,但其实这么多新闻90%都掉沟里去了。

首先:看最近各地的土地市场,招拍挂依然如火如荼。

所有城市目前看,都离不开招拍挂的土地出让。

统计数据显示,1月来,两周时间内,全国热点城市延续了2017年土地成交热度,继续大量成交土地。

合计有33个城市卖地成交超过10亿,最高的北京卖地220亿,其次杭州206亿,苏州176亿,武汉164亿。土地市场热点城市开门红。

整体看,北京、苏州、武汉等城市的溢价率只有10%左右,明显低于2016年,土地市场在系列调控影响下,有所退烧,但从成交金额看依然高位

在2017年,包括北京。南京等城市都出现流标现象后,2018年,大部分热点城市继续大量增加土地供应。

首先:全国多城市土地成交依然处于高位,特别是一二线城市,房企已经对住宅类土地拿地积极性较高。出现的流标主要是地块有多重复杂的属性,导致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烈。

其次:房企资金压力逐渐出现,从2016年930开始,全国一二线城市严格调控,这种情况下,房企资金压力越来越大,虽然整体销售依然处于高位,但再拿地的资金压力逐渐增加,对非优质地块的积极性降低。

第三:对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出现分化,整体看,2018年楼市将继续严格调控,这种情况下,大部分房企对土地市场的热度逐渐降低,抢地积极性降低,土地市场的溢价率有所降低,以北京为例,2017年北京土地平均溢价率是24%,2018年截至日前是13.8%。明显降低。

第四:虽然一二线城市调控政策严格,但对于房企来说,为了加大销售额,依然会集中拿地。预计2018年,一二线土地市场成交依然将维持高位。包括北京等城市未来一个月依然有大量土地成交。

其次:国土部表态与土地政策改变毫无关系:

“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、符合规划条件下,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。”

解读一下,过去很多企业有使用权的土地,比如商业 工业,将来可能可以转变成出租房(权属不变,所以不是保障房)但也必须符合规划。而且更不可能是商品房住宅了。

过去中国房地产的20年发展历史,其实就是国有土地发展历史,特别是商品房住宅土地,来源单一,地方土地财政依赖房地产,依赖土地招拍挂,国有土地招拍挂出让,是商品房住宅土地的唯一来源。

政府不再垄断住房供地,需要注意的是住房与商品房是有区别的,目前看,政策更多的提及的是租赁住房试点,集体土地用作租赁用地是试点方向。

国土部鼓励集体用地建设租赁房,有利于提高用地指标紧张的城市加快租赁房源供应的可能性,13个城市基本都属于一二线城市,这些城市国有土地相对紧张,而部分区域存在的城中村等集体土地,如果部分进入租赁市场有利于房源供应,也有利于城中村改造。

经济工作会议等提及的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、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多主体供应房源,必然需要多主体供应土地,预计未来非房地产企业开发集体土地的政策将会加速试点。但主要试点范围依然是租赁住房市场。

另外,只是租赁对于拥有商业工业类土地的企业来说,转变成为住房的意愿不足,和福利分房也基本没有关系。

只能住人,不能分割转让产权的住房,对于职工来说,最多只能算是宿舍。很多人意淫的工业区配套住宅,也这个政策也没任何关系。因为土地权属不变。

国土部长的讲话什么也没变,所以千万别瞎激动!



转载免责声明:凡本网站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房企观察网)”的文章和图片作品,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内容、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,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,邮箱:fangqiguancha@163.com。
物业观察
中建一局城市运营平台“中建智城”启航,多项业务首次披露
中建智城坚持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理念,依托中建一局雄厚实力与丰富资源,以央企身份和资本为背书,保障合作长期稳健
物业观察
新希望服务:2024年实现收入14.81亿元
利为人民币4.5亿元,同比增长2.2%
物业观察
深物业:参股公司收到房屋征收补偿款
吉发仓储已 收到全部补偿款人民币537,960,351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