链家研究院:黄金周楼市遇冷 | 超一半重点城市成交量同比下滑50%以上
2017-10-11 14:36:47
调控未来不会放松。从2017年3月到10月一直有城市出台调控政策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加码,从一线城市到核心二线城市到热点三四线城市,可见调控是个持续的过程,未来只会针对性的加强,不会放松。
图:2017年“十一”黄金周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的同比变化
1、从链家数据来看,和2016年国庆黄金周相比,今年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,超过一半的城市成交量下滑50%以上。首先回顾去年情况,16年国庆期间全国重点城市开启调控,但是一方面效果还未来得及显现,另一方面当时的政策环境依旧相对宽松。而2017年国庆前则已经经历了3月的大面积“四限”(限购限贷限价限售),加上后期限售城市的持续增多(以“922调控”为代表)。此外,2017年年初开始银行贷款难度明显加大、房贷利率持续走高,首付比例和贷款成本大幅增加,投资投机需求出现明显下滑。与此同时市场预期出现一定回调,一致性看涨预期出现松动,带来市场的持续降温。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成交量明显少于去年同期。
2、楼市去杠杆明显,投资需求被遏制。从链家数据来看,10个重点城市中,成交量下滑幅度大的城市均处在“认房认贷”的政策环境中(目前仅有成都、武汉、大连未实行二套“认房认贷”政策),对于二套认定标准的变化大大缩小了杠杆使用的空间,对于投资投机需求形成明显遏制作用,因此市场的降温幅度更大。
3、调控未来不会放松。从2017年3月到10月一直有城市出台调控政策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加码,从一线城市到核心二线城市到热点三四线城市,可见调控是个持续的过程,未来只会针对性的加强,不会放松。
4、重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基本面依旧存在。进一步展望未来,对于去年930以来已经出台一系列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的“旧热点”城市,虽然成交量有明显减少,但是房价上涨的基本面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,供求关系依然相对紧张。以北京为例,北京存量住宅750万套,套均2.1间,合计只有1500多万间,而北京的人口接近2200万,住房刚性缺口是比较大的,仍然需要5到10年的建设期。在这个时期内,一方面需要持续地扩大供给,不仅扩大新房供应,也要扩大二手房供应,建立一二手房协同的供应体系,另一方面,需要逐步推进长效机制的建设,尤其扩大租赁市场发展,以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权作为突破口。只有如此,才能保持市场的长期健康和稳定。
5、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在路上。这轮大调控的目标是抑制投资投机需求,落实“房子时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,这和长效机制的核心是一致的。可以明确地说,从购租并举到购租同权,长效机制已经在路上。甚至可以说,调控本身就是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和形成的过程,租赁已经成为长效机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因此,这一轮调控本身就是长效机制形成的过程,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中长期框架正在清晰化、明朗化。